- A+
用户运营要如何让用户触达产品涉及到以下几点:
1、触达的策略是什么?
2、触达的内容/抓手有几种?
3、触达的渠道有哪些?
1、策略
无非是触达产品的目的是什么(触达产品可不只是为了流失召回、促活、营销,都是有可能的)?触达对象是谁(对谁做什么,就是精细化运营)?
在触达策略上,对于大公司而言最重要的命题是:建立自动化的触达产品体系——当用户发生了什么行为时,自动触发某个条件,从而系统自动发出命令进行定制化触达运营。
例如:
当用户连续三天浏览耳机商品却没有下单的时候,第四天是不是可以发一条耳机促销的push呢?
当用户连续15天没有打开相机产品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发一个最新的贴纸/滤镜功能push或短信呢?
创业型公司因为用户量不大,开发资源不足,就别搞这个了,定出数据字段和标准,运营定期拉清单出来,手动运营就好。
2、内容/抓手
基本上就是三种:
1.利益侧:优惠券/代金券/会员等
2.兴趣侧:文章/海报/视频/H5落地页等
3.功能侧:消息/通知等
3、渠道
渠道有很多很多,大致来看就是6种类型方法吧,
1)站内信召回
优点:
成本非常低;
送达率高。
缺点:打开率低。
2)Push推送
优点:
成本低;
触达率高;
用户打开率高。
缺点:
用户设置拦截或卸载App就收不到消息;
频率不控制好可能会导致卸载。
3)邮件召回
优点:
成本较低;
邮件可传达的内容多。
缺点:
邮件打开率低,在中国不适用;
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容易被屏蔽/垃圾邮件。
4)SMS
优点:送达率高。
缺点:
成本比邮件高;
打开率低。
5)电话回访
优点:
信息全面;
人性化。
缺点:
效率低;
时间和经济成本高。
6)新媒体矩阵触达
优点:
送达率高;
内容性强。
缺点:
受微信生态影响
用户不一定完全匹配
运营成本高
总结:我们应该如何搭建一个产品的用户生命周期模型呢?
可以分4步进行:
1. 定义各阶段的用户行为特征
2. 将现有用户进行生命周期归类
3. 确定用户价值提升策略
4. 建立用户触达产品机制
弄懂以上五篇简单学用户运营,基本上大家对用户运营的概念、方法、策略与步骤都有了一个模型经过,重点的就是参照这个模型来根据产品的自身特点属性来运用相关的方法来拉新、促活、留存、转化用户,实现产品运营与用户运营利益、价值同等最大化。

目前评论:0